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技术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诈骗手段。近日,央视曝光了利用“AI换脸”和“AI拟声”技术实施的新型诈骗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奇富科技旗下360借条安全专家指出,这类诈骗案件标志着电信诈骗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智能化、定制化的新时代,公众需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电信诈骗“智能化”? 奇富科技提醒公众防范“AI换脸”骗局在节目报道的案件中,一位女士接到女儿被绑架的电话,对方开口就要敲诈80万元,电话中传来的女儿哭声令女士慌了阵脚。实际上,这哭声是犯罪分子通过AI拟声技术伪造出来的。还有一个公司职员收到了老板的视频电话,在指导下把186万元转了出去,但后来却得知老板并没有跟他视频通话。原来,这个视频中的老板是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合成的假老板。

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但是也给诈骗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大大降低了其的门槛,增强了伪造的真实感,使得不法分子的骗术变得更加防不胜防。

公安机关指出,上述案件中所谓的AI实时通话,其实是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提前制作好的仿冒视频。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想要在点对点的实时通话过程中实现仿真程度极高的AI换脸,其实是很难的,这需要绕过视频通话软件的安防体系,其次还需要投喂大量的数据,还需要专业算法的支撑,以及不断迭代,才可以实现。辨别办法是在视频通话时如果觉得可疑,可以要求对方摸脸或按鼻子,因为这些动作就会造成对面部数据的干扰,伪造的人脸就会产生抖动、闪现,

360借条安全专家也针对上述案件支招广大网友,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多种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反诈手段千万条,绝不掏钱第一条。谨记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也不要随意接不熟悉的人的视频电话邀请;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及微信、QQ等被盗号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并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