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对于算力的需求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9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在服贸会通用人工智能算力论坛上正式介绍了名为“八卦炉”的智能算力系统核心基础软件。这一软件旨在提升国产AI芯片的性能,并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随着智能算力系统的不断升级,结合高性能软硬件,未来将实现更高效、更成本划算的人工智能应用。

国产“八卦炉”软件系统:人工智能算力的新动力“八卦炉”涵盖并行系统、编程框架、AI编译器等多个组件,专注于优化AI芯片性能并提高其易用性。郑纬民指出,国产AI芯片虽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智能算力软件生态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通过这一系统,用户不仅能够充分释放底层硬件算力潜力,还能实现更为便捷的应用体验。比如,在神威平台上进行的大模型训练中,“八卦炉”系统显示出了高准确率与低成本的优越性,运行成本预计仅为当前主流英伟达GPU的六分之一。

特别是在与沐曦、燧原科技、摩尔线程等企业的合作中,“八卦炉”已经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得到了验证。这种优越的算力效率和更低的推理成本,不仅使得智能计算变得更加普及,也让开发者们能够更专注于产品的创新与提升。凭借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开放的生态构建,清华大学的这款软件将为更多企业提供有力的算力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郑纬民院士强调,优秀的智能算力软件生态已成为制约我国AI芯片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结合各方技术力量,建设一个完整的软件生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努力,国产AI芯片不仅能在性能上与国际巨头抗衡,还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推动以AI为驱动的各类应用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