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深入实施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争创国家第二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关键时期,为贯彻《河南省 "人工智能 + 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文件精神,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在《造型基础》《手绘效果图》等专业课程中创新引入 AI 设计工具,构建 "手绘基础 + AI 渲染 + 创意表达" 的教学新体系。2025 年4月 ,学院举办《手绘效果图》 "AI + 艺术设计" 中期课堂实践作品展示活动,集中呈现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
自 2024 年秋季学期起,数字创意学院在《造型基础》课程中首次尝试将 AI 绘画工具融入传统手绘教学,通过 "手绘线稿 + AI 辅助上色" 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色彩搭配与材质表现技巧。2025 年春季学期,《手绘效果图》课程进一步升级,构建 "铅笔手绘 - 数位板描线 - AIGC 智能渲染" 的完整工作流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首先完成传统手绘草图,再通过 AI 生成器进行多风格渲染,最终形成兼具艺术美感与科技感的数字作品。
本次展示活动呈现23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学生作品,聚焦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内艺术设计等领域行业。2023 级室内艺术设计1班学生娄本琪同学创作的系列作品,通过铅笔手绘构建基础框架,借助 AI 生成器实现效果图渲染转换,最终形成设计方案。指导教师赵君韬表示:"AI 技术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他们现在可以更专注于概念表达而非基础技法。"
本次教学改革深度契合《河南省 "人工智能 + 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中 "推动 AI 与教学深度融合" 的部署,通过构建 "虚实结合" 的教学场景,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开发 "数字化 + 模块化" 课程资源库,整合 AI 设计工具包、经典案例库等教学资源;二是创新 "过程性 + 增值性" 评价体系,通过 AI 分析学生创作轨迹,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三是打造 "产教融合" 实践平台,与省内知名设计企业共建 AI 设计实训基地,学生作品可直接对接企业项目需求。
参与课程的学生普遍反映,AI 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学习体验。2023级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刘飞在学习心得中写道:"学习手绘与AI的结合的创作过程,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设计和创作的无限可能。" 这种 "人机协同" 的创作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手绘基础,更培养了他们驾驭新兴技术的能力。
据悉,数字创意学院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化 "AI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计划在 2025 年秋季学期推出《AIGC艺术设计应用实战教程》艺术类AIGC通用教材,并依托“数字文博商业化应用文化和旅游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搭建 "河南省高校AIGC艺术创新实践基地"。谢群院长表示:"数字创意学院将紧扣行动计划要求,着力构建 ' 基础能力培养 - AI 技术应用 - 创新项目实践 ' 的全链条育人体系,为区域数字创意产业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科技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2

《手绘效果图》 "AI + 艺术设计" 中期
课堂实践作品展示
《手绘效果图》"AI + 艺术设计" 作品展(部分,以下为部分学生课堂优秀作业展示,线稿图为手绘,效果图为AI渲染效果图。
白玉婷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们新加入了一门手绘效果图表现课,本以为这门课程仅仅只是学习手绘,效果图也是以手绘来表现,没想到手绘与AI技术也可以相结合。最开始学手绘的学第一步是练习线条,紧接着是练习简单的单个物体,逐步开始学习一,两点透视,通过透视来画室内空间和家具,在学习手绘的同时,赵君韬老师在课堂上又讲了如何用AI生成效果图,既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也提升了细节的精确度,AI的便捷,大大的节省了我们的时间,我们只需要在AI软件上,上传手绘的草图,并指出我们想要风格效果,AI就可以自动生成,从而得到我们我们想要的效果。通过这次体验,我深刻的感受到手绘与AI绘制各有千秋,但看似两者是两种不同类型,手绘则是人类艺术表达的传统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AI是全新的体验,通过输入指令和参数就可以迅速生成图像,实际上它们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它们的结合使我们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通过这种融合,我们或许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作品,让艺术的边界更加宽广。
伦妍雪
将手绘和AI技术结合,让我们的学习非常方便并且非常的有效率,还有很大的可能性。先用铅笔手绘,根据赵君韬老师讲的绘图知识,两点透视的方法进行绘制线稿,绘画完先用全能扫描王,将线稿更清楚,在去DEEPSEEK上面去搜liblibai的提示词,并且说明清楚需求,空间风格,需要什么东西,通过输入"现代极简客厅"、"自然光效"、"木质肌理"等关键词,让AI去生成liblibai的格式的正向提示词和负向提示词,然后复制粘贴到liblibai里边,并且上传线稿的照片,上传尺寸,生成效果图。实践证明,手绘和AI并不冲突,会将它们结合使用起来,将会是得心应手的好帮手。我们用铅笔和AI结合起来,就像又站在了科技的前沿。这种学习模式不仅适用于专业学习者,更为广大设计爱好者打开了通往创意世界的大门,预示着设计教育即将迎来的智能化转型。
张嘉格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参加了手绘课程。课程中,我不仅学习了手绘的基础技巧,还尝试了使用AI渲染技术来生成作品。起初接触手绘图时,首先学的打方格练线条,逐步开始,学习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在绘画过程中,赵君韬老师教我们用很多ai软件,通过学习,我发现ai渲染可以更好地提高创作出图效率,渲染各种风格和效果,比如LibLibAi,即梦ai,LiblibAI软件通过在deepseek描述具体的家具,风格和用steable diffusion风格撰写关键词生成的正向,负向提示词,分别复制到LiblibAI里,然后用两点透视画的图片拖入ControlNet里面再次生成,最后就会生成效果图和手绘图的样式一样。这样快速的生成基础模型结构,大大缩短了出效果图的时间。通过这次学习结合使用ai,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领域,并且以后也会很好的使用ai。
刘飞
大二下学期,我们开始上起了手绘课,它让我对设计和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个认识是将手绘和智能AI相结合渲染出来的空间。一开始,赵君韬老师让我们买齐工具上课用,教室里,我拿到铅笔和纸张一瞬间竟然还有点陌生,老师知道我们手生让我们先在纸上练习5*5cm方格画线,快准狠一笔过但同时也不失巧劲,几节课过后,那种画画的感觉又回来了,笔随手、手随心,笔“肆意”在纸上描绘出我心中的空间。我喜欢手绘带给我的痕迹和温度,绘画时需聚精会神,稍不留神便有差错,每一笔都充满了我的情感和创意。但手绘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无法完美呈现材质的细节。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AI。AI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大一的时候赵老师启示我们了解AI,不过用AI将我们的手绘渲染出一个空间,这倒是对于我们来说是个稀罕玩意儿。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AI软件“LIBLIB”来生成和渲染空间。AI的强大计算能力让我惊叹,它能通过我的手绘快速、精准的生成我想要的任何形状和结构,并且渲染出逼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大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强调了干净利落的线条、帮助了我们怎么用Ai。一方面他告诉我们,如何使用AI技术快速生成自己想要的效果,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他反复强调,想要AI精准生成离不开手绘效果,画面必须保持干净,透视关系,物体大小不容有错。手绘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人的情感,不能让AI完全地代替手绘,二者相辅相成。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认识了将手绘与AI结合,不仅能够提学习效率,还能拓展创作的边界。手绘保留了我们的绘画笔触,而AI则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结合方式让我能够更快速的完成我的作业。
徐紫月
通过学习手绘效果图与AI绘画,让我认识和学习到了很多我之前未涉及和了解过的知识,使我收获颇丰。身为设计专业的我一开始是有一些惶恐和害怕的,害怕AI技术的迅速发展会给我们带来打击甚至是会代替一些人所担任的工作。但是通过在课程里赵君韬老师的讲解和教学让我明白了手绘效果图和AI绘画并不相悖,它们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更好的创作效果。手绘效果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一定的局限性,手绘设计是作者设计的思想初衷,能及时捕捉作者内心瞬间的思想火花,并且能和作者的创意同步。但手绘耗时久,对技巧要求高,创作效率难以提升。而AI是大势所趋,是科技发展的表现。AI的出现必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化。AI绘画则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它大大提升了创作效率。只需要输入简单的指令,风格各异的作品便跃然眼前,为我们打开创作思路。由此可知,手绘效果图和AI绘画并不相悖,手绘的独特艺术质感和AI的强大生成能力相结合,产生出1+1>2的效果。二者合作,不仅提升创作效率还能创作出风格独特、质量上乘的作品。
王佳慧
本学期,我在课程中学习了使用AI工具将手绘效果图转化为成品效果图,在此分享我的心得体会。首先是手绘处理与输入,AI对输入手绘图的质量要求高,需要确保线条清晰连贯,减少乱线条的干扰 。其次AI生成效果高度依赖文本描述,实践中可以结合使用DeepSeek,使用stable diffusion理解的提示词格式,描述想要的风格、家具等,越详细越好,生成出正负向关键词。最后在LibibAI中找到相似的模型,把DeepSeek生成的正负向关键词复制到模型中,再把扫描过的手绘效果图上传并进行处理,最终生成成品效果图。生成的效果图把手绘中重要元素都保留了下来,而且可以改变不同风格,非常的方便、快捷、高效。
邝慧珂
生图技术的出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从这学期才开始深入接触AI生图软件,截止目前我们学习了libilibi AI,即梦AI生图软件,通过学习AI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者,必定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智能软件,让它们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学习AI让我们的设计更方便快捷。比如libilibi AI,需要deepseek的辅助,然后再撰写正向提示词,反向提示词,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但好在用的多了,慢慢熟悉了流程也感觉没有刚开始那么难了,而且AI比我们想的更加全面更加细致,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大的提高了做图的效率,所以用了之后真的是感觉太方便了,以后肯定会经常用到AI的辅助。即梦AI更加方便快捷,只需图片一传,说需要什么样的材质,风格就立马生成。我觉得学会使用AI是未来需要从事这类设计行业里必不可少的,但有人说人类会被AI取代,但我觉得不会的,因为AI没有情感,不能更加了解人类,而且它做出来的东西也只是在我们做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学习AI让我受益匪浅,以至于未来的道路也会继续学习,我相信,只要把AI技术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肯定能创造出更多让人满意的作品。
娄本琪
我们赵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讲:手绘是设计师与空间对话的“第一语言”。手绘更能体现出设计师的水平能力。我们通过流动的线条和色彩的韵律叠加我们可以很快的表达设计意图,可以生动形象的记录创作激情。但是手绘效果图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修改耗时、材质和光影表现不足、也需要很扎实的专业绘画功底等,难以满足高效出图的需求。
自从学了AI绘图工具后,我们制作效果图的效率大大提升。以使用Liblib AI绘画为例,我们将配色方案、空间布局、色彩风格等,用Deepseek撰写更优质的Stable diffusion格式的提示词,还能写出让效果图更贴近实际施工要求的参数。更神奇的是,我们可以画出户型图,撰写好提示词,随后将户型图导入到即梦AI、Liblib AI等,可以让AI生成手绘的户型效果图。如果不满意风格参数,还可以重新生成。这样大大提高了建模渲染效果图的时间。
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AI的“双刃剑”属性:它省去了我们重复绘画的动作,也考验设计师的判断力,也明白了使用AI也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专业功底,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创意同质化,而忽视手绘的独特价值则可能失去与人的情感联结,而且,目前的AI技术还达不到非常准确的材质、空间、施工工艺的表达。我计划将手绘思维融入AI训练,提升专业语言知识,例如通过手绘草图反向生成个性化设计语言,探索人机协作的更多可能。
此次作业让我坚信,技术是工具而非终点。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将人文洞察转化为具象空间,而AI正是这一过程中的“超级助手”。正如行业前辈所言:“真正的大师,永远懂得驾驭工具。”
卢梦瑶
这学期我们接触通过AI把手绘生成效果图,认识到了AI的强大,也是一种新型的碰撞。这让我感觉到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也对人工智能产生了兴趣,人机协作也需要配合。手绘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而AI的介入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根据简单的草图输入,AI可以快速生成精细的线稿,优化画面。然后通过LiblibAI、即梦ai,输入参数值,导入照片、风格等,便能生成想要的效果图,这种技术赋能让更多人可以自由地表达创意。虽然AI能更好的是生成效果,但也是高效的完成我们发布的任务,更像一位智能助手在创作。如色彩填充、细节完善等,但作品的灵魂与创意构思始终来自于人类创作者。手绘过程中每一笔、每个构图的独特思考,都是AI无法完全替代的。AI也为我们带来了方便,能更快的显示出我们想要的效果,更高效。这种融合也更有创新型,通过AI的处理得到的图更高级化,视觉效果也更加好,传统手绘的质感与AI的数字处理能力相结合,催生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手绘与AI的结合,是技术的变革,为我们带来了创作的自由,技术可以扩展艺术的边界,但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我们要好好利用AI,与知识相结合,为我们的作品添加色彩。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数字创意学院 供稿)
✦✦
责编:张俊娜
审核:赵君韬